2025年7月8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5-D31先进电工材料技术及应用分会场在厦门隆重开幕。本次分会场汇聚了国内电工材料领域的学者与业界专家,旨在深入探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推动我国电工材料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分会场由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盛涛和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战略专家彭向阳主持。

李盛涛教授

彭向阳教高
分会场邀请到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内容紧密围绕新型绝缘材料及技术、碳化硅先进封装材料及技术等前沿方向展开。

张冠军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张冠军教授作题为《控形控性一体化的GIS/GIL盆式绝缘子小型化设计与验证》的特邀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目前取得进展系统阐述了盆式绝缘子绝缘性能提升和小型化研究情况。通过控形和控性相结合,能有效提升电场均匀性,提高盆式绝缘子绝缘耐电强度,并促进设备小型化。

卢武副教授
上海电力大学卢武副教授《直流GIS/GIL中金属微粒诱发沿面闪络的机理研究与抑制策略》报告,从GIS/GIL中金属微粒诱导放电的随机性等工程问题,到表面电荷集聚行为与沿面放电的发展及转化机制等科学问题,从现有检测手段及方法,到如何有效防治等方面做出详细介绍。

叶怀宇副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叶怀宇副教授《碳化硅先进封装及全铜化材料技术》报告,从碳化硅“四大”(大禁带宽度、大漂移速率、大热导率、大击穿场强)带来的“四高”(高功率、高频、高温、高电压)和“四小”(小能耗、小体积、小重量、小成本),深入介绍了碳化硅功率器件发展、封装以及全铜互联材料、工艺及技术发展面临的调整及意义。

王鹏副教授
四川大学王鹏副教授《交通电气化的电机绝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从交通电气化发展、交通电气化与绝缘系统等深入浅出介绍了电驱动电机、电缆等交通电气化装备的绝缘设计技术,并对未来AI赋能、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等应用做出展望。

王亚林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王亚林副教授《高压功率模块封装绝缘失效测试与机制》从封装绝缘材料的电荷输运特性、封装结构下的电荷输运行为和电荷影响方波电压下的放电失效机理,对高压功率模块封装绝缘失效测试与机制做出详细介绍。

李学宝副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李学宝副教授《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弛豫电场建模及研究进展》报告指出,器件内部电场的准确计算,是器件封装绝缘结构设计的基础。课题组提出的瞬态电场计算的复频域有限元计算方法,不仅解决了压接型IGBT器件封装绝缘设计中弛豫电场分布的准确计算问题,还解决了现有计算方法和商业软件不适用弛豫电场计算的科学问题。

吕泽鹏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吕泽鹏教授《两相反常稳定结构实现有机硅凝胶热传导与电绝缘性能协同提升》报告,详细对比了进口商用硅凝胶Wacker 612、Wacker915 HT和自制两相反常稳定硅凝胶在热导率、热扩散系数、直流击穿场强、直流电导率等方面的性能参数。结果显示,自制硅凝胶实现了热学性能与电学性能的协同提升,且直流击穿强度也有大幅提升,后续将继续在热稳定性增强、力学性能增强和长期老化性能增强等方面继续研究。
